仲裁前怎么跟公司协商还款,逾期利息会有多少?逾期后银行会采取哪些措施?了解应对策略,解决问题吧!
劳动者跟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话,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为自己进行 。
相关单位在受理了劳动仲裁后,并不是马上就开庭审理,可能需要调解。
那么,劳动仲裁开庭前一定要进行调解程序吗?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劳动仲裁开庭前一定要进行调解程序吗 1、申请劳动仲裁前不需要先跟用人单位调解。
调解不是申请仲裁的必经程序,但仲裁是申请诉讼的必经程序。
2、申请劳动仲裁后,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着重调解”的原则,应当先行调解。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 调解书。
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指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并通过仲裁庭开庭对当事人的劳动争议进行审理。
具体过程如下: 1、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于开庭四日前,将仲裁庭组成人员、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
2、当事人接到开庭通知后,应当准时参加仲裁庭审。
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在开庭期间未经仲裁庭同意自行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作缺席裁决。
3、仲裁庭审理一般分为准备庭审理和正式庭审理。
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明确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可将准备庭和正式庭审理程序合并进行。
对案情复杂、事实尚未调查清楚等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庭可以安排多次庭审。
4、准备庭为正式审理前的程序性庭审,主要是确定当事人的争议焦点、请求事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举证方式,对事实进行简单调查,并进行调解。
5、庭审结束,当事人应当对庭审笔录确认签字。
对庭审笔录在签字时认为要补充意见的,须经仲裁庭同意。
无正当理由。
拒不签字的,由仲裁庭记录在案,不影响庭审笔录的效力。
6、在庭审中,申诉人撤回部分仲裁请求的,由仲裁庭记录在案。
对撤回的仲裁请求,仲裁庭不再处理。
申诉人变更仲裁请求,由仲裁庭记录在案。
不影响案件审理的,按变更后的仲裁请求继续处理。
7、申诉人新增仲裁请求或被诉人提出反请求,应当以书面形式另行提出,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立案审查。
对应当受理的,仲裁庭可以并案处理 。
劳动仲裁开庭前必须要进行调解程序吗 在进行劳动仲裁庭审之前的调解,当事人可以为自己积极主动的争取相关的权益,调解成功能避免产生很多的麻烦。
法律主观: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可能会进入哪些误区 提醒劳动者要避免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四种误区:
1、只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就行 正确做法:
围绕 劳动关系 准确表述“事实与理由”部分 要进入劳动争议 仲裁程序 ,先要写一份《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以下简称仲裁申请书)。
有的劳动者认为,仲裁申请书中的事实部分越简明越好,等到正式开庭时再详细说清楚也不迟。
仲裁申请书是劳动仲裁员接触劳动争议案件的第一手材料,而且整个立案审查和案件审理,都是围绕仲裁申请书展开的,因此,“第一印象”很重要。
因受 法律知识 和语言表达习惯所限,劳动者往往不善于使用法言法语,写仲裁申请书时大多为流水账式记述。
按照以往经验来看,仲裁申请书不仅需要说清基本事实,还应把双方的法律关系以及基于法律关系引发争议、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具体情况交代清楚。
具体而言,仲裁申请书一般包括申请人信息、被申请人信息、法定代表人信息、请求事项、事实与理由等部分。
其中,重点是“事实与理由”部分,该部分一般围绕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事实展开,包括什么时间、到什么地点、为什么单位提供什么工种或岗位的劳动,接受什么单位的管理,由什么单位支付劳动报酬,从事的工作是否属于该单位的业务范围,以及什么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等。
同时,“事实与理由”部分又需为各项仲裁请求的成立提供事实和法律依据。
2、仲裁请求可以随意变更 正确做法:
尽量一并提出全部仲裁请求 实践中,劳动者往往随意变更仲裁请求。
比如,有的劳动者在递交仲裁申请书时只提了一项仲裁请求,在依法 开庭审理 结束后,又觉得自己提少了,还应增加两项仲裁请求,随及又向仲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有的劳动者在劳动仲裁阶段只提了两项仲裁请求,不服仲裁裁决进入一审诉讼阶段后,又临时增加了一项诉求。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增加、变更仲裁请求超出规定期限的,则可能视为新的争议不被审理;新增加的仲裁请求,未依法经过劳动仲裁程序的,如新增诉求与原诉求具有可分性,则可能不被审理或不予支持;对于劳动者临时增加的仲裁请求,用人单位可要求仲裁委或人民 法院 依法重新计算答辩和举证期限,如此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增加劳动者 的时间成本。
时间是劳动 过程中最昂贵的一项成本,因为它不可再生。
因此,劳动者要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仲裁请求变来变去、随意增加变更的情形,建议在综合评判争议事实的基础上一并提出可主张的全部诉求(基于劳动仲裁或诉讼策略考虑的除外)。
” 3、调查和举证全交给仲裁机构和用人单位 正确做法:
要做必要的诉前调查取证 实践中发现,劳动者大多证据意识不强,不清楚哪些证据对自己有利,以及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证据。
诉前的调查取证是启动劳动仲裁程序的准备环节,非常重要。
首先,未进入法律程序前,劳资纠纷还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或向调解机构申请调解等渠道进行解决,这个过程是最佳的收集证据时期;其次,劳动者在专业机构或者 劳动法 专业律师的指导下收集证据,取证的效率、证据的效力和被采信程度相对较高;再有,在通过诉前调查取证对争议事实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更易提出合法、明确、完整的仲裁请求,可少走弯路;最后,一般情况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审查时会要求提供被申请人的企业工商登记等相关资料,申请人可到企业注册或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取,并加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章。
4、用人单位说会研究补偿,让等一等 正确做法:
仲裁申请的时效范围是一年 发生劳动争议后,不少用人单位会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处理。
但是,也有不少用人单位以开会研究或向上级报告为由,一次次拖延。
发生劳动争议后,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或和解是对的,但请注意协商或调解不能无限期地拖延,否则很容易因超过劳动仲裁时效而导致无法进入法律 渠道。
实践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争议事项进行的协商大多是口头方式,很难有证据保留,如一旦超过一年的劳动仲裁申请时效而又无法就“时效中断或中止”进行举证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很可能会不予受理。
所以,要把握好申请仲裁的时间。
首先,劳动者要在与用人单位就争议事项进行协商的同时,在一年的时效范围内预留出合理的仲裁申请准备时间;其次,劳动者要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书,以免走弯路。
依据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争议由 劳动合同 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法律客观: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四条,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 工伤 医疗费 、经济补偿或者 赔偿金 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仲裁庭裁决先予执行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二)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
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可以不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