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农村金融征信制度的缺失,包括欠款数额不同、逾期时间长短的协商、催收、还款经验分享。掌握逾期后的阶段、催收方式等相关信息,帮助解决农村金融征信制度的缺失问题。
自2002 年下半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一反前几年惜贷的局面,开始出现加快势头。
进入2003年以后,贷款更是超常增长,2003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已超过上年全年增长水平,贷款增速一再创出新高。
截至8月末,本外币并表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9%,是1996年8月份以来最高的。
在2003年8月 23日央行宣布调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9月末,贷款增速出现微降,但本外币并表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仍达23.7%,比年初高5.3个百分点。
1 9月份,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增加2671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24766亿元,同比多增加10714亿元,比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多增6240 亿元。
2003年以来贷款的超常增长与1998年开始的贷款增长减速运行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分析,可以认为以下原因造成了中国信贷市场由“惜贷”向扩张的格局突变。
(一)汽车、房地产等高增长行业了扩大有效贷款需求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自主性增长因素不断增强的良好势头,与近年来采取的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有关。
自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过数年努力,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对国内需求的引导、培育逐步见效,累积政策效应在2002年开始明显释放。
此外,经过几年的累积发展,特别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不懈努力,房地产业与汽车这两个针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高增长行业发展迅猛,显现出巨大活力。
宏观经济向好及新的高增长行业的出现彻底扭转了经济无热点、贷款无投向的问题。
一方面,经济升温使得企业贷款需求更加旺盛,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好转,高增长行业的出现也促使商业银行放贷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二)融资结构过于单一,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直接融资比例偏小,经济发展过多地依赖于银行融资。
2002年以来,与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相反,股市基本上萎靡不振, 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下降。
2003年前6个月,贷款在企业融资格局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72.8%大幅攀升到97.8%,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由于受股市低迷的拖累呈下降态势。
(三)金融体系流动性偏松2002年上半年,由于经济增长形势还不明朗,在外汇占款大量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较多的情况下,央行为支持经济增长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货币回笼,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偏松。
这为2002年下半年贷款局势的突变创造了条件。
2003年以来,外汇储备规模迅速扩张,使得外汇占款增长大幅加快。
此时,尽管央行尽力采取了对冲措施,但由于疲于应付,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仍在增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仍相当充裕。
(四)地方 扩张欲望强烈,从外部推动贷款扩张200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但在这一轮经济增长中,最明显的特点是贷款扩张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齐头并进。
需要注意的是,贷款扩张与固定资产的增长提速与2002年下半年地方 换届基本完成,在时间上基本一致。
近年来,我国 逐渐认识到城市化滞后是国民经济诸种矛盾的根源,决定下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这为各级 大力加强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契机。
新一届地方 上任后,一些地方 为了突出政绩,更是不遗余力地推进地方城市化建设。
各地纷纷兴建汽车城、大学城、电子城、工业园区等大规模投资项目,市政设施、路桥建设、园区开发等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张态势达到沸点。
一些地方 通过其直接领导的金融工作机构对央行地方分支机构和商业银行施加影响,从外部推动了银行体系的信贷扩张。
(五)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出现变化目前,商业银行一反前几年的惜贷而一举变为积极放贷,除了由于放贷的外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外,还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机制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有关。
首先,银行业内的生存竞争加剧,各银行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的争夺。
近年来,股份制银行日渐壮大,在国内存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四大国有银行无疑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
国有商业银行在2002年下半年开始奋起直追,积极发放贷款。
与上半年相比,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的格局发生逆转,国有商业银行一举占到贷款增量总额的55%。
2002年下半年新增贷款占全年的79%,远高于上半年。
2003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比持续上升,直到7 月份央行进行多次窗口指导,提示贷款风险后,国有商业银行才对贷款偏快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控,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比才略有下降。
其次,商业银行内部考核标准的变化,导致商业银行经营策略与以前相比大为不同。
银行的内部激励机制一直是影响银行信贷的最重要的因素。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大为加强,在内部考核上要求严格控制信贷资产的质量,强调信贷员的责任制,从而导致银行放贷面临很强的风险约束,出现相当长时期的惜贷局面。
但是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纷纷将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放到首位,并相应加大相关考核力度。
另外, 2002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了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目标。
为争取早日上市,商业银行必须尽早满足对不良贷款比率的有关要求,商业银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意愿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降低不良资产的最有效 不是减少贷款发放,而是贷款加速扩张。
通过增加贷款,不仅可以加大不良贷款比率的分母,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比率,还能同时增加账面收益。
此举可以一石二鸟,成功、便捷地达到考核目标。
2003年以来,基础建设贷款和票据融资成为商业银行新的贷款增长源。
这两项业务均有利于商业银行扩大贷款额,压缩不良贷款率,同时完成收息指标,成为利润增长源。
基建贷款由于期限长,且主要面对有 背景或担保的基础设施投资,收益较为稳定,而且短期内不会出现不良资产。
而对票据融资而言,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票据贴现业务被视为信贷业务,并占用信贷规模,但却不会出现逾期现象,传统意义上该类信贷业务的不良资产几乎为零。
因此,各家银行把大力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手段。
再次,2002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有商业银行不动体制动机制,为降低不良贷款率和增加利润,一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总行下调系统内资金上存利率,同时对基层行授权授信额度扩大,信贷审批权限不断下放,有力促进了基层行贷款营销;
另一方面各行纷纷加强利润指标考核,奖金与利润挂钩比以往显著加强。
除以上原因外,2002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酝酿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央行各分支机构的监管部门等待分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青黄不接,也造成了短期的监管真空,为商业银行快速扩张信贷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