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有逾期一个月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应该要知道逾期的后果,不但要支付高额的罚息和违约金,如果贷款公司或者银行发起诉讼的话,借款人要承担借款的违约金等高额费用,还要支付双方的诉讼费等等费用;
面对欠款金额较大恶意拖欠贷款的借款人,放款公司或银行一般先会采用 短信的方式进行催收,催收无果的话会联系借款人的通讯录家人朋友,或者直接上门催收。
网贷一般分为上征信以及不上征信的两种状态,想知道网贷是否上征信,可以从 快,卡,测,这个微小程序上获取一份网贷信用大数据报告。
上征信的网贷如果不还款的话,会导致高额的逾期费用以及平台的催收 ,预留了三方 ,催收时也会拨打的。
但欠网贷坐牢并不是逾期本身导致的,而是因为犯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罪。
也就是说,逾期后网贷平台起诉,法院判决借款人还款,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借款人拒不还款,情节严重的即构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所以如果贷款逾期到了法院判决生效这一步,还是不能拖着不还,有能力还款的还是要按时还清的。
当然严重,因为逾期一个月肯定会上征信了,而因为网贷逾期上了征信,在征信报告上留下不良信用记录的,不管是未来贷款买房买车,还是办信用卡,可能都会被拒,此外除了上征信还有其他后果。
1、承担高额逾期费用。
对于逾期费用,不同网贷平台的名称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
不管是叫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名字,收费标准都非常高。
因此,有能力按时还款的,千万不要逾期。
2、承受平台花式催收。
催收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刚逾期几天,平台客服MM轻声细语、温馨提醒,告诉您已经逾期,请按时还款;
第二阶段,逾期较长时间,平台客服严肃警告,威胁再逾期不还将面临严重后果;
第三阶段,逾期很长时间,平台不再好言相劝,开始展开实际行动。
实际行动分为很多种,例如:
平台给你的亲戚朋友推送你的欠款信息,让你在朋友圈里颜面扫地;
平台排专门的催收人员上门催收,面对面沟通要账等。
当然,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
有些平台将催收外包出去了,由专门的催收公司进行催收,前段时间爆出的催收公司“暴力催收”,相信借款人都不愿意遇到。
3、人行征信产生污点。
目前,大部分网贷平台还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但接入人行征信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以后网贷平台借贷逾期不还,将会和银行贷款、信用卡逾期一样被记录到人行的征信系统中,产生信用污点。
如果说之前的后果,仅仅是颜面扫地的话,那么征信产生污点后将会影响到实际生活,想买房没办法贷款,想买车没办法按揭等等。
4、被告上法庭。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一、网贷逾期多少天会上征信1、网贷平台如果已经与征信系统联网的,则逾期后就会上报征信,但是一般会给予3天宽限期。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
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2、法律依据: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营企业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未按照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办理备案的,由其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征信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报告其上一年度开展征信业务情况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贷款逾期的后果有哪些贷款逾期的后果如下:
1、严重影响信用指数;
2、逾期之后还款压力更大;
3、可能导致资产被封闭;
4、情节严重者会犯法。
网贷逾期一天是否会上征信,要综合以下的几个方面来看:
1、借款平台,有的网贷只要一逾期就会上征信,有的网贷会有一个宽限期,宽限期过了之后才会上征信。
2、逾期金额,如果逾期借款的金额比较小,有的平台是不会上传逾期记录的,但如果逾期的金额比较大的话,上征信的速度会比较快一些。
3、逾期时长,逾期的时间越久,上征信的几率就会越高。
法律依据: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
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信息除外。
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履行职务相关的信息,不作为个人信息。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信息提供者向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不良信息,应当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本人。
但是,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不良信息除外。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
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八条 向征信机构查询个人信息的,应当取得信息主体本人的书面同意并约定用途。
但是,法律规定可以不经同意查询的除外。
征信机构不得违反前款规定提供个人信息。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十九条 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采用格式合同条款取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的,应当在合同中作出足以引起信息主体注意的提示,并按照信息主体的要求作出明确说明。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二十条 信息使用者应当按照与个人信息主体约定的用途使用个人信息,不得用作约定以外的用途,不得未经个人信息主体同意向第三方提供。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征信机构可以通过信息主体、企业交易对方、行业协会提供信息, 有关部门依法已公开的信息,人民法院依法公布的判决、裁定等渠道,采集企业信息。
征信机构不得采集法律、行政法规禁止采集的企业信息。
《征信业务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征信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并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保障信息安全。
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权限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对工作人员查询个人信息的情况进行登记,如实记载查询工作人员的姓名,查询的时间、内容及用途。
工作人员不得违反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查询信息,不得泄露工作中获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