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管爆通讯录吗,逾期利息会有多少?逾期后银行会采取哪些措施?了解应对策略,解决问题吧!
个人通讯录信息泄露,可以选着报警。
个人通讯信息属于个人社会关系信息与账户信息,一旦泄露危害巨大。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报警?如果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后果,并且由确凿的证据,去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的;而如果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
但如果是大面积的泄露,虽然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公安机关也会立案的。
个人信息泄露的解决办法?(一)更换账号。
个人信息泄漏后,要第一时间换账号。
由于现在网络十分发达,信息泄露之后如果不换账号,那么在这个账号下登陆的各种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出。
因此,一旦发现了泄露的源头,就要立刻终止使用这个账号,从源头切断泄漏源。
(二)更改重要的密码。
现在的人离不开网络,一旦个人信息泄露,涉及面非常广。
尤其对于喜欢网购的人来说,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
因此一旦个人信息泄露,应该马上更改重要的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三)报案。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应该报警。
报案的目的一来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二来也是可以备案。
一旦有更多的人遇到和你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起处理。
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还可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
(四)律师起诉。
如果个人重要的信息丢失,而且知道怎么丢失的或者是有很多线索,那么就可以向专业的律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律师给予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五)收集证据。
在信息泄露之后,很容易收到各种各种的邮件,接到天南海北的 。
这时候要留心,记下对方的 或者是邮箱地址等有用的信息。
可能这些信息很琐碎,但是一旦收集好这些信息不仅能帮助自己 ,而且还可能帮助更多的人。
(六)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被骗。
个人信息泄漏后,不仅可以用这些信息盗用你的账号,甚至还可能骗你身边的亲朋好友。
所以一旦你的信息泄露,或者联系工具账号丢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要他们倍加防范,以免上当受骗。
(七)无关重要的信息可以不予理睬。
现在信息泄露十分严重,防不胜防,如果事事都要追究,可能不会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
因此对于无关紧要的、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信息,可以选择不予理睬。
安全现状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采访获悉,目前信息安全“黑洞门 quot;已经到触目惊心的地步,网站攻击与漏洞利用正在向批量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用户隐私和权益遭到侵害,特别是一些重要数据甚至流向他国,不仅是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层面。
[1]从某漏洞响应平台上收录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平台已知漏洞就可导致23.6亿条隐私信息泄露,包括个人隐私信息、账号密码、银行卡信息、商业机密信息等。
导致大量数据泄露的最主要来源是:
互联网网站、游戏以及录入了大量身份信息的 系统。
根据 息,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
“这个数据意味着,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以下类别:
1.基本信息。
为了完成大部分网络行为,消费者会根据服务商要求提交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 号码、email地址及家庭住址等在内的个人基本信息,有时甚至会包括婚姻、信仰、职业、工作单位、收入、病历、生育等相对隐私的个人基本信息。
2.设备信息。
主要是指消费者所使用的各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包括移动和固定终端)的基本信息,如位置信息、wifi列表信息、mac地址、cpu信息、内存信息、sd卡信息、操作系统版本等。
3.账户信息。
主要包括网银帐号、第三方支付帐号,社交帐号和重要邮箱帐号等。
4.隐私信息。
主要包括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短信记录、im应用软件聊天记录、个人视频、照片等。
5.社会关系信息。
这主要包括好友关系、家庭成员信息、工作单位信息等。
6.网络行为信息。
主要是指上网行为记录,消费者在网络上的各种活动行为,如上网时间、上网地点、输入记录、聊天交友、网站访问行为、网络游戏行为等个人信息。
逾期问题分析结论:
个人信息泄露可以报警,但是如果个人信息只是被泄露,但没有造成不利的后果,一般公安机关是不会立案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 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而窃取财物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