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政策减免利息处理 和解决方案。了解三胎政策减免利息会带来的后果,及时还款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法律风险。
面对国家老龄化日趋严重、二胎政策遇冷、即将开放三胎的形势下,我浅谈下提升我国二胎、三胎生育率的几点薄见。
我不敢说我提的建议能促进我国二胎三胎生育率暴涨,但绝对会在现有基数上快速增长:
1、国家对2胎3胎生育费用进行医保全报销,大病保险全覆盖。
2、全面加大公立幼儿园建设投入,确保二胎三胎孩子都能顺利进入公立幼儿园,而不是被逼花天价进入私立幼儿园。
3、大力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建设,开通婴幼儿治疗绿色通道,对于10岁以下儿童全免或大部分减免医疗费用。
4、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小户型即可),并加大监管,把房源切实分配给两类人:
一是大学毕业在城市工作急需住房结婚,但又无力购房的单身男女大学生;
二是农村进城务工的年轻单身男女,需要在城市定居急需住房结婚的。
总的来说,解决了城市适龄男女的婚房问题和子女抚养问题,他们才能无压力的生孩子,直至他们有能力购买了商品房以后,国家收回廉租房,再分给其他刚需夫妻鼓励三胎生育都有哪些措施?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16日发布指导意见,对三胎生育措施进行完善。
鼓励三胎,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此次措施还包括住房政策倾斜、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2~3岁幼儿入学等等。
1、住房政策《意见》指出,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多子女家庭在城里没有住房,或者是租赁住房的,可以按租房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对于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自住房的,有条件的城市可以给与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
2、解决职工育儿困难《意见》指出,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跟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可以让职工方便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等,解决育儿困难。
3、生育保险在“鼓励生三胎”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同步参加生育保险;
未就业妇女通过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享受生育医疗待遇。
4、鼓励高校开设托育服务专业意见提出: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为有条件的用人单位,提供职工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 3岁幼儿。
5、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重要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是对不孕不育人群推出的措施。
各地陆续出台了补贴政策。
昨日,山东潍坊宣布对2021年5月31日后依法生育的三孩就读公办普通高中期间免除学费。
可以说,从加大生育补贴到养育、教育领域的一系列举动,表明政策托底的力度在加大。
然而,尴尬的是,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
人们的生育意愿没有有效提高,症结在哪里?政策托底力度加大3月21日,山东潍坊印发《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对2021年5月31日后依法生育的三孩就读公办普通高中期间免除学费。
这意味着三胎可以在现行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延长三年,享受12年义务教育。
对于二孩、三孩生育, 截止目前为止,国家针对生三胎家庭并没有公布统一的补助标准,以各地 和企业自主发布生三胎补贴政策。
截至目前,许多城市都出台了补贴政策。
杭州今年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
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
济南本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
在去年,长沙发布了三孩(及以上)家庭每孩一次性补贴1万元的政策。
哈尔滨的政策则是,二孩每月补贴500元,三孩每月补贴1000元。
按照这些政策,生育三孩,以哈尔滨为例,可以领取36000元。
不光是这些实实在在的现金补贴。
各地政策也是五花八门,山西一县甚至宣布,三孩中考加分。
此次,潍坊又在高中教育上破冰。
事实上,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不少代表和委员提出,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免费,减少教育支出。
为什么打动不了你?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二孩、三孩的鼓励力度会越来越大,积极生育政策体系的构建会越来越快。
然而,实实在在的政策面前,为什么人口依然是负增长?归根结底,还是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太大,而现在的政策体系强化不了人们的生育意愿。
有网友表示,即使是三孩有补贴,那么这些补贴够一个孩子一年的养育费用吗?有的网友吐槽说,0—3岁孩子的托育怎么解决?上幼儿园,公立幼儿园相对少,私立幼儿园每月的费用都高达2000元甚至更高,一年花费就几万元。
小学,初中虽然是义务教育,但那个孩子不上个兴趣班,报个特长班?一些网友甚至想到了孩子大学后,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如何买房结婚,这些都实实在在打击了他们生育三孩的热情。
三年疫情下来,人们变得小心翼翼。
特别是经济的乏力,让抑制了人们的消费热情,更不要提生育热情了。
如果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政策,高补贴、高福利,包括住房、医疗、养育、教育在内的公共福利的全面提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是否可以承受?我们的财政能否支撑大规模的补贴?。